池州文明网 | 安徽文明网 | 中国文明网

欢迎来到贵池文明网!

道德建设

您的位置:首页 » 道德建设
结邻是份缘 用爱来浇灌 贵池一家庭倡导良好家风家训

2017-08-14 09:09:26  贵池文明网

  

  什么是家风?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素质和教养,有什么样的家风,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、财富观。它是一个家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。好的家风,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,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,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。贵池区孝肃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潘宜武虽不是名人家庭,但他深记家庭家风家训,那就是他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:结邻是份缘,用爱来浇灌。


  “和为贵、谐为美”


  父母用“远亲不如近邻”来教育我们兄弟姐妹5个和邻居要和睦相处,邻居与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,如果能做到相互关心,相互谅解,那就给自己和他人都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。


  潘宜武的父亲于1960年从怀宁月山逃荒到贵池区牌楼镇神山村,在村子里算是一个外来户,因为父亲读过书,识些字,能记账、算账。当时这个村正好缺会计,就把父亲及一家人留了下来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当时还是集体经济,那时候没电脑、电视、手机,也很少有报刊、杂志,缺少精神食粮。白天全村人在一起干活,吃过晚饭没事小孩子就集合在一起玩捉迷藏等游戏。大人们特别是年纪大的老人都喜欢串门拉家常,或听人讲故事。父亲在农村算一个文化人,记性又好,脑子里有不少的故事,如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,还有许多黄梅戏,如《天仙配》、《女附马》等等。因此,一到晚上,左邻右舍的老人们都喜欢到我家来坐坐、玩玩,听父亲讲故事打发时间。不管什么人、什么时间到我家来,父亲都要求我们泡茶递烟,只要来人都端上一杯茶,只要吸烟的都奉上烟筒。那时茶叶是我们家自产的,香烟也是黄烟筒子旱烟。父亲说,我们是外来户,更要礼貌待人,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,别人也能把我们当自己人,我们家就能在这个村子长远立足。


  果不其然,潘家虽然是外来户,但由于父亲教导有方,礼貌待人,确实赢得了大家的尊敬,个人也养成了礼貌待人的习惯,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单位,来者都是客,我都必泡茶一杯,香烟现在免了,因为吸烟有害健康。


  潘宜武这样理解邻里关系:能结为邻居是种缘份,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是社会和谐环境中的一朵鲜花,这朵鲜花需要大家浇水呵护,才能枝繁叶茂,连成大片花圃,整个社会才能更加美丽和谐、温馨。


  

  对社区的高龄老人,潘宜武就像对自己长辈一样关爱他们


  “知恩图报、善莫大焉”


 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,是一种品德。感恩使我们在困难时得到慰藉、获得温暖,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,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。父亲上小学在农村,那时家里穷,上有老人要赡养,下有兄弟姐妹5个要抚养,加之还盖房子,生活过的十分艰辛。盖房那会儿要请人,村民们很朴实,也体谅我们不收工钱,母亲过意不去,晚上帮他们做针线活,比如做鞋、补衣服,父亲有时帮人家写信来给予回报。


  在潘宜武参加工作后,家里的日子有了好转,父母时常提起困难时帮助、支持和关心过我们的那些人,她常念叨:“盖房时张叔帮抬石头,李大爷帮砌石脚,帮我家犁过田,并且还资助我家大米……”这些年来,父母他们年纪大了,但仍然进行着能力范围内的感恩,谁家有个困难,总是主动去探望,村里谁家进城办事,需要帮忙,父母也嘱托潘宜武尽力而为。


  2000年,潘宜武调进孝肃社区,负责社区的全面工作。他要求自己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。社区有5位散养的五保老人,潘宜武把他们看作自己家的老人一样,无微不至地照顾,谁家的灯坏了,即使下班了,他也会立即跑去修好。社区的丁书平和董秀兰老人是五保户,潘宜武经常带着社区工作人员,嘘寒问暖。当这两位老人去世时,潘宜武亲自把他们送上坟山,让他们圆满地走完了人生旅途。“常怀一颗感恩之心,自己就活得轻松、愉快、踏实。”潘宜武告诉记者,其实感恩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我们要感恩的不仅是父母、亲朋好友、老师、同事,还有更多的曾经帮助过的那些人。常怀感恩之心,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的一切;常怀感恩之心,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,便能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而不求回报。


  “成由勤俭败由奢”


  勤俭节约是一种公认的好习惯,更是一种美德。父母从小就教育潘宜武兄妹,只有勤劳、节俭日子才能过得好,安逸享乐将一事无成。“浪费无底洞,坐吃要山空”、“粗茶淡饭、细水长流”是潘宜武母亲时常讲的一些谚语。父母穿的衣服很节省,因此多年来他们形成节俭习惯,认为不破不漏就行,不必有多好,干净就行,有时我们不穿的还拿去穿,说是扔了可惜。用破了的床单、被套,母亲“改造”后继续用。一天吃不完的饭菜,第二天接着吃……潘家的孩子们经常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:如今家里生活条件好了,该是享受的时候,不要过多节约,该穿该吃的都不缺。但他们仍然很节俭。


  父母勤俭的好习惯不仅影响我们兄弟姐妹,也让我们的下一代受益。潘宜武的儿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只用过3个书包,高中三年学校统一定制的校服就买过一套。前两年上大学每月生活费也不到1000块钱,钱不乱花,他的理由是:自己是到学校求学的,不是去比吃穿,再说,那用的可是父母的钱。


  点点滴滴的回忆,让潘宜武对父母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恩。然而,没有国哪有家,“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”。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,千万个家庭有好的家风,国家就和谐稳定、蓬勃向上、国富民强。(池州日报 秦峰 文/图)

责任编辑:贵池文明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