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州文明网 | 安徽文明网 | 中国文明网

欢迎来到贵池文明网!

身边好人

您的位置:首页 » 身边好人
唐田镇退伍老兵 看守烈士墓33载

2019-09-06 18:35:05  贵池文明网

  

在唐田镇八一村,有一座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,碑后53名烈士长眠在此。墓地中, 69岁的村民王云开正在清理杂草。他向笔者讲述了当年这里发生的一幕幕……

1949年4月,渡江战役打响后,解放军为追剿残敌,在唐田镇八一村与敌人殊死搏斗,48名解放军战士英勇牺牲。战斗结束后,村民们对烈士遗体进行就地掩埋。1953年,村民们将烈士墓移至刘家岗,后从外地迁入5位烈士遗体安葬, 2015年设立纪念碑。

王云开是土生土长的八一村人,从小就听着英雄的故事长大,对军营充满向往,立志以烈士为榜样建功军营。后来,从部队退伍后,王云开经常来墓地看看,慢慢地就萌生了陪伴这些烈士的想法。“这些烈士,都是为党为人民牺牲的,确实了不起。”王云开说,作为一名退伍军人,更有责任看守这片烈士墓地。从1986年开始,33个暑来寒往,这份责任让王云开坚守墓地初心未改。

无独有偶。与王云开一样执著的还有八一村退伍军人汪峰,他回乡后主动担任了烈士陵园的讲解员,经常进学校、进企业讲述烈士故事,让更多的人明白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。

红色精神,沉淀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赤胆忠诚与奋斗牺牲,是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。七十年来,八一村人缅怀革命先烈,让红色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、代代延续。尤其是近年来,该村始终坚持红色引领,积极探索“党建+发展”模式,通过“家庭农场+大户+贫困户”、成立水稻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模式,共流转贫困户耕地1885余亩,吸纳贫困户就业105人。

受红色精神的熏陶,村民陈寿良虽身有残疾,却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,承包了600亩水稻和20多亩丝瓜基地,年纯收入10万元左右。自己致富同时,还带动20多名困难群众就业。2005年,他终于如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让王云开、汪峰等村民高兴的事,为了加强对烈士墓地的保护,今年区、镇两级投资约135万元正对烈士陵园实施提升工程,改造修葺纪念碑、护坡、广场地面和步行台阶以及文化墙等,使烈士陵园更好地发挥主题功能。(池州日报)

责任编辑:贵池文明网